日語專利翻譯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但是有些人經常會犯一些常見的錯誤,所以需要針對問題進行總結改正并抓住重點尤為重要。主要是在專利這一方面不可馬虎。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直接影響到客戶今后的利益。因為專利起到的作用是防止別人模仿,況且這方面是手法律保護。

日語專利翻譯注意點:
一、轉換思維
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的背后是巨大的歷史文化差異。畢竟多數人沒有機會處于一個只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環境,而且,漢語基本上是我們日常使用的唯一語言,因此,很長時間的漢語表達帶給我們的是根深蒂固的漢語思維。這就難免會給我們的翻譯工作帶來影響,因為我們在翻譯成英語的過程中,可能會經常使用漢語的思維進行遣詞造句。但是專利翻譯中,忠實于原文很重要,因此,我們需要在翻譯的時候轉換思維,但也要注意一個限度。這是一個不斷總結積累的過程。
二、規范和格式
合理的規范和格式也是為了增強譯文的可讀性,不濫用where以及標點。翻譯的過程中,我們既是譯員,也是讀者。有時候當我們能夠站在讀者的角度閱讀我們的譯文,可能就會發現很多諸如句子過長,斷句不合理等問題。
三、修飾語的準確性
修飾語,尤其是狀語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錯誤的位置就會造成整個句子意思的混亂。而想要修飾清楚,必須將原文的各個成分理解透徹。由于兩種語言的差異,有時候我們可能需要增譯或者將漢語長句拆分成同樣意思的多個短句進行翻譯,目的就是為了將意思表達準確。
四、正確選詞
對詞匯的辨別與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正確的選擇之外,保持一致性也很重要,意思一樣的單詞,如果其中一個用作動詞,就一直用它做動詞,其中一個用的是它的名詞詞性,就一直把它用作名詞。想要做到正確的選詞,也需要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日語專利翻譯常見的錯誤:
(1)不考慮實際意思,直接使用日語漢字
在日語里有很多漢字與漢語里的漢字寫法相同,有的意思大致相同,有的稍微有些不同,有的則根本不同。比如 “米磨ぎ裝置”,如果不考慮實際意思,直接使用日語漢字來翻譯,就變成了 “磨米裝置”。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應該譯成 洗米裝置“或”淘米裝置“。
(2)多義詞的擇義失誤
由于專利申請文本涉及的是專業性非常強的法律技術文件,因此其中的語言表達都應采用該領域中的專業術語,這就要求在翻譯專利申請文件時,遇到新的詞匯時,需查閱該領域的專業詞典,例如,一個簡單的單詞”ベース“,其在不同的領域中就具有不同的專業含義,在電子領域可為基極,在電工領域可為管座,在建筑領域中可表示地基,在藥學領域中可表示堿,在會計學領域可表示基數,而在紡織領域又可表示(緞紋組織的)飛數,因此對于不同的詞和同一詞,在不同的環境下要根據專業背景和具體的技術含義選取最適當的表達方式。除了專業術語以外,一些比較常用的動詞也必須小心處理。例如”軸を挾んで反対側“里的動詞”挾む“,就有以下幾種解釋。
(3)打字時的漢字轉換失誤
例如日語里的”アクチュエータ“翻譯成漢語是”致動器“。在漢語里”致動“與”制動“的發音完全一樣,如果在轉換時誤換為”制動“,則導致意思完全相反。
(4)漏譯
日語技術資料里經常會出現長句,有時主語放在句尾,因此在翻譯時就需要結合漢語的表達特點和習慣,從句式和結構上都需要進行必要的變換,以更加符合漢語的語法和表達習慣。否則很容易出現漏譯現象。
(5)多譯
為了讓語句更加順暢,故意添加原文里沒有的語句,以期達到較好的效果。一些沒有經驗的代理人經常會出現此種失誤。
